[No.L001]
9月6日消息,據外媒報道,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無人駕駛汽車子公司Waymo、網約車巨頭Uber以及通用(GM)和梅塞德斯-奔馳(Mercedes-Benz)等汽車制造商,正在努力讓無人駕駛汽車變成現實。這種競爭也有助于降低傳感器的價格,這些傳感器可以掃描汽車周圍的環(huán)境,以便知道如何自主駕駛。
彭博新能源財經(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) 9月5日發(fā)布的報告稱,到2020年,將有超過1萬輛配備了激光雷達傳感器的無人駕駛汽車,這些傳感器可以將激光束反射到物體上,以確定物體在三維空間中的位置。這種競爭正促使微軟、三星以及百度等諸多全球最大的科技品牌投資于激光雷達開發(fā)商。
無人駕駛汽車通常使用攝像頭、雷達、激光雷達和超聲波傳感器組合來進行道路導航,同時避開行人、車輛和其他物體。激光雷達最早是在20世紀60年代開發(fā)出來的,與其他三維探測技術相比,它可以創(chuàng)建精度更高、范圍更廣的數字地圖。1971年阿波羅15號任務曾使用這種傳感器繪制月球地形圖。
用于汽車上的第一代激光雷達售價高達10萬美元,而且必須安裝在車頂的高處,這樣旋轉的后視鏡才能實現360度視野。如今,有些3Dd傳感器是基于固態(tài)技術開發(fā)的,沒有任何運動部件,因此不容易發(fā)生機械故障。彭博新能源財經的報告稱,到2020年,激光雷達的體積可能會大幅縮小,只有信用卡或郵票那么大。
自2014年以來,已經有近10億美元資金被投資給激光雷達公司。雖然大部分資金(4億美元)都投入了掃描機械傳感器,但最近的資金更青睞固態(tài)技術。據彭博社報道,激光雷達在暴雨等惡劣天氣下表現不佳。
總部位于加州的市場領軍企業(yè)Velodyne Lidar的激光雷達模塊售價在8000至75000美元之間,具體價格取決于模塊中所含的激光器數量。越來越多的激光雷達制造商正在中國崛起,上海Slamtec承諾其產品售價將低至321美元。
此外,還有很多初創(chuàng)企業(yè)試圖開發(fā)更便宜、更小的固態(tài)激光雷達,比如Innoviz Technologies和Quanergy Systems,他們預計每個激光雷達模塊的價格(依據能力高低)最低僅為200美元。
到目前為止,美國和中國是激光雷達領域的主導者。美國頂級的激光雷達制造商包括福特汽車公司和百度支持的Velodyne,預計后者到2022年的出貨量將達到170萬部。中國的競爭對手包括總部位于上海的Hesai,百度和微軟都是其投資者。
三星和百度正積極投資于激光雷達公司。三星旗下Catalyst Fund and Ventures集團正押注于較新的固態(tài)技術,而Baidu Ventures則支持Velodyne和Hesai。
彭博新能源財經的數據顯示,自2016年以來,與激光雷達相關的并購交易花費已經超過1.33億美元。其中包括Uber旗下無人駕駛卡車子公司收購Tyto Lidar,以及大陸航空(Continental AG)收購先進科學概念公司ASCar部門,后者開發(fā)3D閃光激光雷達和攝像頭。
榜單收錄、高管收錄、融資收錄、活動收錄可發(fā)送郵件至news#citmt.cn(把#換成@)。
海報生成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