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No.H100]
日本軟銀集團一直是全球科技風險投資市場上令人畏懼的對手,軟銀尋找富有潛力的新創(chuàng)公司,動輒投出數億美元甚至是十多億美元的資金。然而,隨著WeWork、Uber等公司上市失敗或者市值暴跌,軟銀集團的投資模式遭到了外界質疑。
據國外媒體報道,軟銀集團掌門人孫正義日前在接受一家日本媒體采訪時表示,他對自己的投資成績和記錄感到“羞愧和緊張”。
“當我看到美國和中國公司(指的是軟銀集團投資入股的公司)的增長時,我強烈感覺它們還不夠好。”孫正義在一次采訪中說。
在科技投資市場,軟銀集團給一些移動互聯網公司高出了“天價估值”,擠走了其他風險投資對手。軟銀往往一次性投入大量資金,并且獲得一成、兩成的大額股權,并且掌握對被投資公司一定的話語權。
一直以來,風險投資行業(yè)質疑軟銀集團對于科技公司給出的估值過高、甚至存在泡沫,這些觀點正在變成現實。
最近,軟銀作為大股東的寫字樓二房東WeWork在上市過程中遭遇重大挫折。軟銀集團給這家公司投資時給出了470億美元的高估值。但是在上市之前和投資機構接觸的過程中,投資人僅僅給出了100多億美元的估值。投資機構認為,WeWork首席執(zhí)行官諾依曼在內部管理上十分混亂、公司長期虧損,另外寫字樓二房東的商業(yè)模式算不上科技公司,只不過是傳統(tǒng)的房地產業(yè)務。
面對估值的暴跌,軟銀集團要求WeWork取消了上市計劃。據外媒報道,軟銀正在和WeWork談判,準備提供大約25億美元的資金,滿足未來再一次上市之前的“燒錢”所需。
軟銀集團投資的另外一個移動互聯網企業(yè)、網約車公司Uber在上市后也遭遇了挫折,公司市值大幅下跌,僅為上市前估值的幾分之一。面對華爾街要求盈利的壓力,Uber近期已經展開了大規(guī)模重組、裁員,縮減成本。
值得一提的是,軟銀集團和孫正義正在進行一次重大轉型,逐步放棄傳統(tǒng)的實體業(yè)務,轉型為一家純粹的科技投資集團。軟銀變賣了美國電信運營商Sprint,另外讓日本電信業(yè)務分拆上市。
按照孫正義的設想,軟銀集團投資的眾多科技公司應該組建成為一個戰(zhàn)略大聯盟,相互共享資源、相互提供協助、在各自領域做大實力,軟銀將成為這個“科技帝國”的領頭人。
負面影響
據外媒最近引述知情人士透露,由于WeWork上市失敗,再加上Uber市值大跌,軟銀集團籌備第二支千億美元基金“愿景基金二號”的計劃遭遇了難題。
軟銀內部的一些高管認為,在目前的時機下應該暫停愿景基金二號的籌備,但是孫正義仍然決定推進這一基金計劃。消息人士表示,愿景基金二號籌資的規(guī)�?赡艿陀谠瓉硇嫉�1080億美元。
消息人士稱,主要的投資機構尚未就愿景基金二號和軟銀簽約。
資本市場
據國外媒體報道,美國資本市場對于科技公司的態(tài)度發(fā)生了一些變化,這也讓軟銀集團感到措手不及。
今天,美國投資機構和公開市場投資人更加看重盈利能力和盈利時間表,對于所謂的商業(yè)模式“故事”沒有太多興趣。實際上,今年新上市的科技公司普遍出現股價大跌,主要原因也是遲遲無法脫離虧損。
另外對于WeWork、Uber這樣的共享經濟或者零工經濟公司,美國資本市場和風投行業(yè)也開始進行一些反思。他們認為,研發(fā)新技術、新產品的公司仍然是科技公司,配得上高估值和高市盈率,但是類似WeWork、Uber這樣在傳統(tǒng)業(yè)務中使用了互聯網技術的公司,并不見得是真金白銀的科技公司,不應該享受到科技業(yè)的高市盈率。
除了WeWork被質疑為一家傳統(tǒng)房地產二房東公司之外,在過去歐洲法院的判決中,Uber也被定性為一個出租車公司,而不是科技或者信息平臺公司。(騰訊科技審校/承曦)
榜單收錄、高管收錄、融資收錄、活動收錄可發(fā)送郵件至news#citmt.cn(把#換成@)。
海報生成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