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No.H100]
據(jù)外媒報道,軟銀集團首席執(zhí)行官孫正義(Masayoshi Son)對交通出行行業(yè)的雄心絕不僅僅是讓他在打車服務公司Uber的投資在其下個月上市時增值到逾130億美元。
這名日本企業(yè)家給40多家公司投資了600億美元,以期掌控3萬億美元的全球汽車行業(yè)。全球汽車行業(yè)目前由人們持有的汽車主導,但正在逐步轉向通過智能手機應用程序來實現(xiàn)的各種服務。這些服務范圍包括從叫車、租車到送貨機器人和自動駕駛汽車。
根據(jù)路透社對公開數(shù)據(jù)的分析和對熟悉軟銀投資策略的十幾個消息人士的采訪,這些投資的范圍以前沒有被報道過。這些信息表明在未來幾十年里,孫正義將成為一個影響人和商品在世界上如何流動的重要力量。
孫正義的主要合作伙伴是Uber——美國打車服務市場的領導者——以及日本的豐田汽車公司。
Uber計劃在5月份進行IPO,預計將獲得900億至1000億美元的估值。這意味著軟銀會從中獲得豐厚的回報。軟銀在2018年1月投資了80億美元給Uber,獲得了15%的股份。投資增值將進一步增強孫正義在該行業(yè)的影響力,并最終為他提供額外的資金來投資交通出行行業(yè)。
而豐田一年多前就與孫正義接洽合作事宜。據(jù)知情人士透露,軟銀于2018年2月與該公司簽署了諒解備忘錄,商討了如何共同開發(fā)出行服務。協(xié)議達成后,它們成立了一家名為Monet Technologies的合資企業(yè),旨在建立自動化出行服務。
據(jù)路透社3月報道,軟銀和豐田也在洽談共同領銜投資10億美元給Uber的無人駕駛汽車部門。消息人士表示,盡管該交易馬上就要敲定,但它們仍在討論軟銀對該部門將擁有多大控制權。
豐田拒絕就此事發(fā)表評論。
在接受采訪時,軟銀集團首席運營官馬塞洛-克勞爾(Marcelo Claure)表示,這兩家日本公司“進行了很多次談判,探討如何重新定義未來的交通出行。”
他說,談判的核心是討論豐田和軟銀如何合作,將自動駕駛汽車帶到日本。
孫正義自2014年以來一直致力于編織交通出行行業(yè)多個領域的圖景。他的投資組合包括:從2016年以320億美元收購的英國半導體制造商ARM到旨在實現(xiàn)披薩配送自動化的硅谷初創(chuàng)企業(yè)Zume Pizza——去年,Zume Pizza從軟銀籌集了3.75億美元資金。
大家庭
公共記錄顯示,軟銀至少使用了五種投資工具——包括1000億美元的愿景基金——來投資交通出行領域。其雄厚的資金、積極的投資策略和對未來交通出行的全面展望,給軟銀及其領導孫正義在塑造整個行業(yè)方面帶來了巨大的影響。
愿景基金擁有30多名專業(yè)投資人士,他們致力于促進軟銀投資的各公司之間的合作和整合,他們稱之為“大家庭”。
克勞爾說:“我們可以建立這樣一個網絡,讓我們投資的各個公司之間互相交流,互相幫助,因為它們是同一個家族中的一員。它們可以做合資企業(yè),可以進行聯(lián)合投資。”
軟銀及其子公司重磅投資了通用旗下的自動駕駛公司Cruise和四大全球打車服務巨頭Uber、滴滴出行、Ola和Grab。軟銀是四家打車服務公司的最大股東,也是Cruise公司的最大外部股東。
市場研究公司IHS Automotive的長期規(guī)劃和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高級主管湯姆-德-弗拉斯肖沃(Tom de Vleeschaower)表示,孫正義“是未來交通出行的真正王者”。
為了幫助實現(xiàn)他的愿景,孫正義還與通用汽車公司和本田汽車公司結盟,因為這兩家公司都在大力投資無人駕駛汽車和打車服務。
孫正義在去年10月份的一次記者招待會上與豐田一起闡述了他的未來交通愿景。在會上,他談到了在交通出行行業(yè)投資不同領域的領先初創(chuàng)公司,從而建立一個初創(chuàng)公司“集群”,讓它們之間“可以相互協(xié)作”。
豐田一年前推出了e-Palette,這是一種專為自動駕駛和送貨服務而設計的電動汽車,并迅速與Uber和滴滴簽約成為開發(fā)合作伙伴。e-Palette也是Monet Technologies的核心產品,該公司在3月份將本田吸納為少數(shù)股東。所有這些都與軟銀有關。
這種合作有望使軟銀投資的一些公司成為“超級應用程序”,即用戶可以用來使用一系列服務的應用程序,如交通、購物和支付。這樣的公司可能比那些只提供單一核心業(yè)務或服務的公司的利潤更高。
但事實上,軟銀投資的許多公司都是競爭對手,這可能會使孫正義的野心變得復雜化�?藙跔栒f,Uber和Ola(印度的打車服務公司)仍然是激烈的競爭對手。在軟銀討論打車服務策略時,它們從不出現(xiàn)在同一個房間。
在傳統(tǒng)上,在風險投資中,基金不會投資于直接競爭對手。
“這樣做存在巨大的協(xié)同效應,但同時也存在巨大的利益沖突風險。”諾基亞成長基金(NGP Capital)的執(zhí)行合伙人、交通出行的長期投資者保羅-阿塞爾(Paul Asel)說。
然而,投資者的影響力也是有限的。例如,據(jù)知情人士透露,軟銀曾鼓勵Cruise公司收購或參股無人駕駛初創(chuàng)企業(yè)Nuro,但這兩家公司之間的談判從未達成協(xié)議。
因此,軟銀在Nuro公司投資了9.4億美元。
大狩獵
在五年來投資交通出行的努力中,孫正義投資持有的打車服務公司的股份現(xiàn)在看起來像是撿到了便宜貨。軟銀還持有中國互聯(lián)網巨頭阿里巴巴的股份。在2014年底,軟銀與阿里巴巴一道參與了滴滴出行前身快的打車的6億美元的融資活動。
軟銀現(xiàn)在持有滴滴20%以上的股份,這些股份的價值已增長到了超過110億美元。
事實證明,軟銀與主要汽車制造商的合作對交通出行初創(chuàng)企業(yè)也有好處。豐田在2016年投資Uber,然后在軟銀投資Uber 7個月后,豐田又增持Uber股票。本田緊隨軟銀之后,投資了Grab,去年還向Cruise的無人駕駛項目投入了27.5億美元。這都有助于實現(xiàn)軟銀的雄心壯志。
但軟銀的投資組合并非沒有風險,尤其是對那些在未來幾年要依賴軟銀來維持其財務狀況的公司而言。軟銀面臨著巨大的財務壓力,其中包括每年就其部分投資資金支付7%股息的義務,并且已經耗盡了愿景基金的大部分資金。
此外,由于美國頒布新的法律來遏制外國公司投資交通出行技術,軟銀被迫向美國政府監(jiān)管機構提交投資交通出行的申請,以供批準。如果這家監(jiān)管機構阻止一項交易,對一家初創(chuàng)企業(yè)來說可能是災難性的。
但考慮到孫正義投資組合的規(guī)模,他并不缺乏安全感。
戰(zhàn)略分析公司(Strategy Analytics)的全球汽車業(yè)務總監(jiān)羅杰-蘭科特(Roger Lanctot)在談到孫正義時說,“他正在進行大狩獵,只需要打到一兩個獵物就行了。”(騰訊科技審校/樂學)
榜單收錄、高管收錄、融資收錄、活動收錄可發(fā)送郵件至news#citmt.cn(把#換成@)。
海報生成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