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No.L001]
12月5日消息,在投資界舉辦的第十八屆中國股權投資年度論壇上,創(chuàng)新工場董事長及首席執(zhí)行官李開復表示,全球市場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(zhàn),在寒冬的環(huán)境里,同時孕育了很多的機會和希望。他認為,這種希望一方面來自中國的很多科技底蘊,一方面也來自中國自身的突破。
在李開復看來,中國特殊的環(huán)境能帶來四大市場增長機會:第一個機會是人口紅利,中國的人口不能簡單當做一個整體,而是有多批人口會帶來對應的人口紅利,近幾年崛起的公司其實都找到了新的人口紅利。以年齡階段、城市階梯來做主要分類,第一波人口紅利面向的是核心互聯(lián)網網民,他們從PC時代進化到移動互聯(lián)網時代,用的都是標準的電商和搜索。第二波人口紅利面向小鎮(zhèn)青年,他們需要娛樂和消磨時間,所以更需要快手、抖音、oppo等公司。第三波人口紅利面向的是四五六線城市的婦女,微信激活了他們,拼多多、云集找到了這個紅利。
“從多個維度來看不同的城市,仍會發(fā)現(xiàn)非常多的商機。不能說8億網民已經飽和了,每一批人都會成長、消費,都有性價比提升的過程,這些會帶來更多的機會。”李開復說。
第二,帶來結構化的優(yōu)勢是后發(fā)優(yōu)勢。李開復介紹,中國互聯(lián)網科技都落后于美國,美國是獨霸全球,美國當時有全世界最好的座機,中國的手機就快速超越了美國,這是后發(fā)優(yōu)勢。另外美國有當時全世界最好的支付系統(tǒng),就是信用卡,中國信用卡普及率一直不高,所以才能讓我們的移動支付快速崛起。而在零售方面,線上線下融合、科技加持會帶來嶄新的商場。
第三,前中后端不均也可以帶來很多的機會。雖然中國是世界工廠,但我們的生產是相對無效率的,低效率的,這就給AI和自動化提供了非常好的機會,特別是在賦能生產的AI方面,機會是最大的。“我們談AI通常會談到語音識別會取代工作,其實在賦能生產的AI方面,它的機會是最大的。”李開復表示。
第四,雖然中國整體的GDP增長放慢,但是在交通、教育、文化、醫(yī)療等領域,仍存在垂直化的機會。因此單個領域還是有垂類的機會。比如物流、教育等。
“其實在一個最大的挑戰(zhàn)、最艱難的環(huán)境里面,是有很多的機會可以孕育偉大的公司。”李開復表示,谷歌和facebook都是在兩次互聯(lián)網泡沫和金融危機的時候成長出來的。優(yōu)衣庫和無印良品也是在最高經濟下滑的時候崛起的。“所以我覺得環(huán)境是艱難的,但是投資是巨大的。”
榜單收錄、高管收錄、融資收錄、活動收錄可發(fā)送郵件至news#citmt.cn(把#換成@)。
海報生成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