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杭州余杭區(qū)殺出一個超級隱形冠軍:鴻星科技,正式向上交所發(fā)起IPO沖刺。
它的核心產品是:石英晶體諧振器、石英晶體振蕩器等頻率控制元器件,廣泛應用于通訊電子、消費電子、汽車電子、數據中心、醫(yī)療電子、智能家居等領域。
什么是石英晶體元器件?它利用石英晶體(二氧化硅)壓電效應制成,是一種頻率控制元器件,可以產生穩(wěn)定的脈沖,為電路提供基準頻率信號,常用于電子設備的計時、頻率控制等。
根據 QYResearch 的數據,公司石英晶體元器件全球排名第十位(2022 年),國內排名第三,僅次于臺灣晶技(全球*)、泰晶科技(全球第七)。
那么,這到底是一家怎樣的神奇公司?
-01-
鴻星科技坐落于浙江杭州市余杭區(qū)。
早在1979年,公司創(chuàng)始人林洪河先生在中國臺灣地區(qū)創(chuàng)立臺灣鴻星,當時的核心業(yè)務是:石英晶振的研發(fā)及生產。
隨著改革開放政策實施,大陸市場潛力逐漸釋放,林洪河察覺到這一機遇,于1993年將產業(yè)逐步轉移至大陸,并在杭州成立了鴻星有限,也就是今天的鴻星科技。
如今,鴻星科技主要業(yè)務是電子元器件制造,包括石英晶體諧振器、石英晶體振蕩器等頻率控制元器件。
目前,公司擁有較完善的產品線,包括各類尺寸、各類頻率的石英晶體振蕩器及諧振器等,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、汽車電子、通訊電子、數據中心、醫(yī)療電子、智能家居等領域。
從收入構成來看,其主要收入來源于諧振器和振蕩器兩大產品。
其中,SMD(表面貼裝式)晶體諧振器收入占比最高,2024年上半年的收入占比達80.61%。這類產品主要用于通信系統(tǒng)中的頻率發(fā)生器,因其重要性而被譽為“數字電路的心臟”。
收入排名第二的是SPXO晶體振蕩器(普通晶體振蕩器),貢獻了約10.38%的主營業(yè)務收入。
-02-
相較于傳統(tǒng)產品,在微小型化、高頻率產品方向,鴻星科技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技術難度。
例如智能手機中的時間顯示功能,很依賴于內置的小型化石英晶體諧振器,以保證其準確無誤;而在基站或服務器等基礎設施中,則依賴于性能優(yōu)越的石英晶體振蕩器,來確保數據傳輸的一致性和可靠性。
根據 QYResearch 數據,2022 年全球前十大石英晶體元器件廠商合計市場份額 67.84%,其中鴻星科技 2022 年的全球市占率為 2.71%,排名全球第十位。而在國內市場,鴻星科技位列第三,僅次于臺灣晶技(全球*)、泰晶科技(全球第七)。
鴻星科技所在的賽道是:石英晶體元器件,屬于電子信息制造業(yè)的一個重要分支。
據公開資料顯示,全球石英晶體元器件生產廠家主要集中在日本、美國、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(qū)。
日本廠商在行業(yè)中處于*地位,產品檔次高且產值*;美國廠商雖然研究水平高,但產量相對較小,主要側重于軍工產品;而中國近年來通過改進設備和生產工藝,產品已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,并且生產成本較低。
作為全球*的石英晶振消費市場,中國2023年的市占率約為30%,預計2030年將達到22.98億美元,屆時全球占比將提升至34%。
-03-
鴻星科技的主要客戶涵蓋了世界500強企業(yè)和行業(yè)*企業(yè),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,這兩類客戶合計收入占比分別為64.47%、67.10%、68.45%和64.28%。
具體客戶包括:惠普、三星、戴爾、思科、創(chuàng)維、索尼等眾多終端電子產品。
然而,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,鴻星科技面臨著諸多強勁對手。比如臺灣晶技(TXC)、精工愛普生(Seiko Epson)、日本電波(NDK)、日本京瓷晶振(KCD)和大真空(KDS)等國際頭部企業(yè),以及國內的泰晶科技、惠倫晶體、東晶電子和晶賽科技等。
2021年至2023年間,公司營業(yè)收入分別為83,515.84萬元、65,142.46萬元和54,153.81萬元;凈利潤則從20,732.22萬元逐步降至19,432.25萬元,再到13,290.75萬元。
盡管宏觀經濟波動給公司帶來了一定影響,但2024年上半年,隨著下游需求的逐漸回暖,公司銷售收入實現(xiàn)回升,達到27,952.53萬元,凈利潤為6,255.03萬元。
據QYResearch預測,未來幾年內全球石英晶體元器件市場規(guī)模將繼續(xù)擴大,到2028年預計達到58.44億美元,尤其是在智能穿戴、汽車電子、新能源等領域,預計將迎來爆發(fā)式增長,這為鴻星科技等相關企業(yè)提供新增長機會。
榜單收錄、高管收錄、融資收錄、活動收錄可發(fā)送郵件至news#citmt.cn(把#換成@)。
海報生成中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