免费观看已满十八岁电视剧国语_人妻 色综合网站_欧美大尺寸suv视频_成人免费高清在线观看_久久久成人毛片无码_老头解开奶罩吸奶头高潮视频_sm调教室论坛入口_欧美夫妻交换久久丫1000_一级黄色大片在线免费观看了

首頁 > 資訊 > 評論

Meta 萬人裁員親歷者自述:小扎嘗到了降本的甜頭

2023/05/26 14:02      微信公眾號:極客公園 凌梓郡 編輯 | 鄭玄


  一名 Ins 倫敦部門的高級工程師,講述自己經(jīng)歷的 Meta 大裁員。

  「效率之年」是馬克·扎克伯格在 2 月份為 2023 年定下的主題詞,目的是改善財務(wù)、讓公司更高效。裁員隨之成為持續(xù)籠罩在所有員工頭上的陰影。

  在 3 月到 5 月,Meta 將分三批一共裁員 1 萬人,4 月份的裁員還沒有完全結(jié)束,5 月份的第三輪剛開啟。這還不包括 2022 年底已經(jīng)被裁的 2 萬人。根據(jù)財報的公開數(shù)據(jù)推測,裁員全部結(jié)束后,Meta 的員工將從*期的 87000 人減少到 67000 人。

  Leo 是 Instagram 倫敦部門的工程師,4 月第二批裁員中被波及。她在公司的時間不長,聊天時還習(xí)慣稱呼公司「Facebook」而不是「Meta」。資歷上屬于高級軟件工程師,也就是被認為能力成熟、相當穩(wěn)定、可躺平可晉升可跳槽、相當有安全感的 L5 級別。

  作為裁員風(fēng)暴中的一員,她顯得很平靜。英國的裁員程序?qū)永m(xù)兩到四個月,在等待最終的談判結(jié)果下來之前,她打算一邊面試,一邊計劃未來。極客公園和她聊了聊這次裁員的情況,在 Meta 快節(jié)奏、高壓力的工作氛圍,以及作為一個員工對公司的看法。

  她在很多不同地方工作過,包括國內(nèi)的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,她說作為一個工程師在 Meta 工作很累,但是很爽,有很大的話語權(quán)。只是公司沒有護城河,大家都處于苦苦支撐的狀態(tài),這也是 Meta 要 All in 元宇宙的根本原因。小扎宣布分三批裁員,她覺得除了操作上的可行性,也有持續(xù)推動股價的考慮。

  在 2 月份對外公開了裁員計劃之后,Meta 股價一路上漲。最近四月底的*季度財報發(fā)出后,當天股價便上漲了 12%。

  以下是經(jīng)整理過的 Leo 自述。通過她的講述,或許能帶給你理解這家巨頭公司的一塊拼圖。

  01

  我收到裁員通知挺意外的,因為我覺得自己是收不到的。后來發(fā)現(xiàn),我們整個組全收到了。

  按照英國法律,如果 10 個相同職位和級別之中要裁 1 個人,那 10 個人都會收到「You are potenially affected(你可能會受到影響)」,這個時候我們不知道要裁多少人。

  我整個團隊全部都收到了「potentially affected」,因為之前 Instagram 擴張的計劃改變了,倫敦分部要撤掉,把這部分人遷移回美國去。

  按照公司之前的設(shè)想,想讓 Instagram 的工程師團隊(engineer team)在全球運轉(zhuǎn)起來。美國東岸、西岸和英國*都有分部,英國也有重要的 team。后來發(fā)現(xiàn)由于時差,效率不是很高;同時,由于公司整體招聘凍結(jié),也導(dǎo)致在倫敦招聘不是很順利。

  這次裁員伴隨著組織調(diào)整,就是組織扁平化。IC(注:Individual contributors,非經(jīng)理崗)上面有 Manager(經(jīng)理),到扎克伯格當中有幾層。五六層是正常的,八九層就太多了�,F(xiàn)在有些地方層級太多了,當中有一些 manager 可能會被裁掉,或者給予轉(zhuǎn)成 IC 的選項,同時裁掉一部分 engineer。

  的確存在架構(gòu)冗余的情況。我們團隊很忙,日常工作緊張,但其他很輕松的團隊肯定有。比如,有的 manager 下面管 8 個人,有的 manager 下面只有兩個 manager,沒有其他 IC,我覺得這的確不是很合理。

  2023 年可能會裁約 1 萬個人,伴隨裁員,一些部門就會重組。

  3 月中旬全公司都收到了一封郵件通知。接著進行了全公司跟小扎(扎克伯格)的 Q&A。他說,去年 11 月份裁員的時候,你們說公司不透明,現(xiàn)在公司就對你們透明一點。

  他說了為什么要裁員,以及裁員的邏輯。會分三波裁,*波是 3 月份,1500 個人左右,主要是 Recruiting(招聘)。我們過去不知道公司 Reruiting 有 1500 個人。4 月份第三周、5 月份第三周分別是第二波和第三波。

  第二波是技術(shù)人員,包含涉及 engineer 的團隊和部門,就是我所在的這一塊,會裁 4000 個左右。5 月份人應(yīng)該更多,應(yīng)該有可能會 5000 到 6000(注:5 月下旬,Meta 宣布第三波裁員 6000 人),屬于 Business,包括市場、銷售,裁的 engineer 不多,除非項目實在太爛了。

  小扎解釋了分三波裁的原因,只有 Recruiting 可以先裁,技術(shù)人員裁了之后,再考慮一下,才知道 Business 要怎么裁。說起來也合理,但是我猜測,可能有持續(xù)推動股價的考慮。

  關(guān)于為什么裁員,他說了很多原因,其中有一個我很難接受,但想想也正常。他說,11 月份裁得不錯,效率提升了,沒有想到可以去除那么多隱形開銷。所以他想再 push harder 一點。一些項目關(guān)掉了,節(jié)省的開銷并不單單包含這些項目的開銷,也包含于關(guān)于這些項目涉及交通、聯(lián)絡(luò)的開銷。我覺得他沒有裝,他怎么想就怎么說的。

  隱藏的含義就是,他覺得現(xiàn)在很多人可能還在拖累公司,不需要這么多人。有一些項目的確是關(guān)掉好,他想專注在一些賺錢的項目,或者有潛力的東西上。

  公司和個人的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,所以我覺得在他的角度完全合理,只是他說出來之后讓我覺得很震驚。我平時說話已經(jīng)讓別人很難接受了,他居然讓我很難接受。

  不過這也是 Q&A 的好處,問題都是很尖銳,所以我們很喜聞樂見看他 Q&A。

  他非常 engineer,大公司里工程師出身的人還在做 CEO,只有他一個。我進 Facebook 也是看到了這一點。

  02

  在英國這邊,會有時長兩個月多的協(xié)商流程。收到裁員郵件的后兩周,公司會給時間投票選談判代表。代表的數(shù)量是根據(jù)受波及的人數(shù)決定的,目前是 50:1。

  因為每個人的訴求不一樣,代表要盡量覆蓋所有人的訴求。有些人希望留下,有些人希望拿更多的錢走,有些人希望去美國,每個人都會說自己的關(guān)注點,你喜歡的話就可以投票請他做代表。

  舉例來說,像烏克蘭、俄羅斯這樣來自戰(zhàn)亂國家的人,留在英國就是*優(yōu)先級,會希望優(yōu)先轉(zhuǎn)崗。有些人會說,我已經(jīng)在美國、英國工作很多年,對簽證方面的事情很熟,可以幫你們拿到好的裁決結(jié)果;有些人說我是 manager,過去幾年我被裁過,我也裁過別人,我對這方面都很有研究。

  這些同事很高效地建立很多 WhatsApp 群,在 Google Docs 上建立時間線,所有的資源、工會都弄起來,在線投票。沒有組織,是自發(fā)的。停掉工作三天,他們就可以做這么多事情。我覺得很驚訝,但這也很必然。所以我很開心,同事們真的能力都很強。

  這些代表會跟公司談判一個多月左右,就是集體協(xié)商(collective consultation)。在談判開始的那一天,公司會告訴這些代表,具體要裁員多少人。

  他們就充當傳話筒,跟我們一起聊,直到拿到一個大家都覺得還可以的協(xié)議結(jié)果(package)。很多內(nèi)容可以談:賠償多少錢;有沒有一些人要留下來,能不能給一些轉(zhuǎn)組的機會,有沒有轉(zhuǎn)美國的機會;有些人在意簽證,那么能不能少給點補償,多讓我們在在職名單(payroll)上呆一陣,讓持簽證(on visa)的人可以找到工作。

  期間會確定誰要被開除,標準也是我們、代表、公司之間談出來的。11 月份裁員的標準是這么定的,上一次 Performance review 評級,加上在公司服役了幾年,每年加 0.5 分,再有其他維度的評分加在一起,計算每個人的總分。通過排序就會確定誰被影響。

  我屬于英國 Instagram,是不是會轉(zhuǎn)到美國去多了一個變數(shù),集體協(xié)商的時候,代表 Instagram 的人收到的選項會多一些。不過由于部門是整體撤掉,所以打分階段沒有意義,原則上不會有人留下來。

  集體協(xié)商結(jié)束之后,受影響的人進入個人協(xié)商(individual consultation)。個人協(xié)商如果涉及律師費用,公司最后會報銷。

  公司會酌情考慮個人情況,但是你一定要把訴求說出來,什么都是可以放在桌面上談的。我可以說我是家里*的收入來源,我有一個小孩——但這種就沒「我有三個小孩且我老婆又懷孕了」更有說服力。

  在美國就直接給錢了。我有幾個同事在 4 月 18 號收到這一輪裁員郵件,兩天就直接拿包走人。在英國也有沒有過試用期的人,當天就直接走了。在美國,按照官方的說法,補償 16 周的工資,加上每多一年工齡就多兩周。想告公司的話,可以之后再告,但是當天你得走。

  03

  理論上我在開始集體協(xié)商之前都要工作,但我也沒有什么心情,因為不工作又能怎么樣,公司該裁還是裁。不過有一個兩難之處:你不一定會走,如果你最終沒有被裁,期間又不工作,明年的 Performance review 可能不好,那么明年可能還是要被裁。

  今年 4 月份被裁的人里面,就有去年 10 月份留下來的。去年 10、11 月份有一些在倫敦的人就沒怎么工作,在進行我們現(xiàn)在的流程,最后他們留下來了。但是到了 4 月份,由于之前的表現(xiàn)不好,還是被裁了。

  上一輪裁員到現(xiàn)在,我們都很認真工作,因為去年 11 月份裁員,我們團隊一個都沒有影響。還在想明年怎么干,甚至沒有花很多時間看那邊裁員的流程。

  Meta 在幾個大公司里面是最累最忙的,升職是最快的,流動性也大一點,會掏空人。以前是半年一次 Performance Review,現(xiàn)在是一年一次。這是 Meta 最著名的文化,在這里工作比在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工作還要累,但是應(yīng)該也沒有什么比這個更有效激勵員工了。如果連續(xù)三個 Half 都拿了 RE(注:Redefine Expectation,重新定義預(yù)期,Meta 績效評級最高檔,少于員工總數(shù) 5%),基本上已經(jīng)財富自由了一半了。

  你需要聊一下,上一年做了什么項目,量化這些項目給公司帶來了多少錢,或者省了多少錢;你帶了多少人,指明了什么方向。有很多的維度評估,你需要去量化所有的 Impact(影響),最后會給你定一個評級,這個直接影響到明年的工資、股票發(fā)放。

  你在做每個項目的時候要事先想好幾點。Impact 大不大,機會大不大,怎么衡量,再著手去做。如果你賭在一個錯的項目上,可能會浪費很久時間,今年這一塊帶來的報酬就沒有了。心理狀態(tài)上有許多需要調(diào)整的地方,你會覺得工作很趕,以至于需要策略性考慮哪段時間休假。

  因為每次評估的周期只有一年、半年,時間很短。這會導(dǎo)致每個人的工作都很短視。除非公司層面會鼓勵你做一個長期項目,在還沒有階段性成果的時候就能夠認可你。當然是有一些博弈在里面的,這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。

  如果要做長期項目,你要先寫一個提議(proposal),說清楚短期想做什么,長期定幾個里程碑(milestone)。但是長期計劃很難應(yīng)對之后的變化。我進公司一年多,已經(jīng)有兩次大規(guī)模的組織調(diào)整了。組織變動,之前花了很多心思做的、很清晰的計劃可能要改。裁員、組織調(diào)整太多,會讓公司的狀態(tài)更短視一些。

  04

  進入 Meta 一年來,我對公司的感觀沒有太大的變化,每個人能力都很強,身邊的同事非常努力,讓我感覺在這個地方工作是一件很爽的事。

  很多人進來,可能會發(fā)現(xiàn)旁邊的人要么是名校博士,要么發(fā)過很牛的 paper,覺得自己很渣,這會導(dǎo)致心理有問題。因此會特地給每個新入職員工一份培訓(xùn),叫做克服 imposter syndrome(冒名頂替綜合癥)。我可以想象之前的人或許能力更強,優(yōu)秀的人可能走了一部分,但現(xiàn)在我身邊的員工能力依然很強。

  據(jù)我的經(jīng)驗來看,一個人的能力和他本科學(xué)校相關(guān)度非常高。如果他的本科學(xué)校是個名校,比如耶魯哈佛之類,綜合能力沒有短板;但他如果本身很強,本科學(xué)校并不是很好,可以當他有一技之長,綜合能力應(yīng)該有其他短板。這是我長時間的觀察的結(jié)果。

  周圍的人在職業(yè)上很閃光,會給你壓力,但并不是讓你有不舒服的壓力,大家不是那種很很 aggresive(攻擊性)的風(fēng)格。我在倫敦會工作 8-10 個小時。美國西海岸的下午是我的晚上,很多時候我需要晚上工作,其實是很累的。我們沒有加班的概念,想休息了就休息一下,能多做就多做一會。

  Meta 的特別之處是員工非常善于向上管理,做 manager 似乎比 IC 輕松。enigneer 要給自己找方向,需要驗證自己的方向是大方向。領(lǐng)導(dǎo)*的工作,就是保持下面 enigneer 的工作動力。

  我的 manager 在這里工作多年,我會告訴他我想做什么。他會告訴你一些個人看法,告訴你他覺得這個方向怎么樣,指點一下。如果他覺得合理,他就會說你去做。他覺得不合理,會再給你一個方向,讓你去想一想。但如果你輪到別人給你方向,這可能不是個好方向。Meta 的哲學(xué)是,你自己找的方向會有動力去做,等別人給你方向你就會隨便做做,那對你自己不好。

  如果大家都搶的熱門方向,不一定好,這也是一種博弈。如果大家都在一個一畝三分地找方向,因為每個人的速度都差不多,最后每個人可以收割的成果只有一點點。

  這其實考驗?zāi)愀轮g關(guān)系。在磨合當中你會發(fā)現(xiàn),誰比較突出,你就知道誰會預(yù)見一些東西,誰會找到好的方向。

  你要保證 manager 知道你在干什么。同時你要足夠聰明,情商足夠高,讓你的 peer review 都覺得你干的不錯,是個好人。你的 manager 是你的律師,在不同團隊間對齊(calibration)的時候,他會幫你說話,所以你要盡可能為你的律師提供證據(jù),他會用他的方法為你辯護,讓你達到一個很高的位置。

  05

  宏觀層面,我覺得公司沒有什么護城河,大家處于苦苦把公司撐著的狀態(tài)。其實公司一直想找一個很大的護城河,目前 Apple 或者谷歌做什么改動,對公司的影響就會很大,整個系統(tǒng)是有依賴性的,

  把依賴性去掉,*做法就是從底層自創(chuàng)一套故事,于是覺得元宇宙是一個可以做的事情。元宇宙如果能夠做起來,這將是一個很大的護城河。

  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,不是馬上就可以看到曙光,能賺錢。從技術(shù)上來看,Meta 這方面還是蠻強的。但是這個領(lǐng)域的關(guān)鍵轉(zhuǎn)變什么時候發(fā)生呢?還需要把故事貨幣化。這并不容易,但如果能一直保持行業(yè)*,我覺得是一條路。

  我買了 Quest 2,沒有買 Quest pro。公司沒有要求我們買頭顯,但是大家都會買,因為公司有福利可以報銷一部分。我沒有用過 Horizon workroom,也沒有被要求用過。

  我覺得 WhatsApp 也是一個下個增長點,這是是單 engineer 服務(wù)客戶數(shù)量很多的一個 APP,很厲害。美國等重點地區(qū)的數(shù)據(jù)表現(xiàn)也很好。

  在 Meta,engnieer 的話語權(quán)非常大,可以否決一切事情,尤其在 Facebook 相關(guān)的部門。只要 engineer 有足夠大的權(quán)限,manager 基本上順著 engineer。

  這里不會上沒有數(shù)據(jù)驅(qū)動(Data Driven)的項目。國內(nèi)有很多一拍腦袋就讓你做的項目,你問一下產(chǎn)品設(shè)計、或者產(chǎn)品經(jīng)理,他們不知道這樣做好不好,只想做一下。我們不會做這種沒有 Data Drive 的項目。你告訴我,改造能增加多少點擊量,增加多少轉(zhuǎn)換率,我會去做。Idea 不分貴賤,但是它的影響規(guī)模(impact sizing)可以從數(shù)字上算出來。

  這應(yīng)該是在科技公司里面,engineer 最友好的一個公司。我覺得在國內(nèi)應(yīng)該體會不到。我在國內(nèi)創(chuàng)業(yè)公司干過,engineer 更像一個工具。說加班就加班,說干什么就干什么,你問產(chǎn)品經(jīng)理為什么,他其實說不清楚,這種情況很多。

  在 Meta,官僚主義其實沒有這么強,你可以影響別人,什么事情都可以攤在桌子上談。在其他公司官僚主義更強的情況下,個人除了跟 manager 搞好關(guān)系,做不了太多。

  如果 L5 不想升職,保 L5 的職位也是可以的�;蛘呤悄阈枰� support,你給我點方向,或者說我覺這對我的 package 影響很大,你一定要對我說,然后他會告訴你的,在其他公司可能放在桌上談了也沒用。

  One more thing

  我在很多公司工作過,經(jīng)歷過公司倒閉一次,公司裁員三次。對我來說離職或者換工作是很常見的事情。

  如果你年輕的時候,在 Facebook 先定好方向,確定要賺多少錢之后退休,你就大概 35 歲、45 歲就可以就可以退休了。生活簡樸一點就不用再工作了,在互聯(lián)網(wǎng)前 10 年黃金時候是可以這么做的。

  現(xiàn)在整體行情不太好。大公司有過度招聘,他們想借此機會多開掉一點人,不要那么臃腫,伊隆·馬斯克也告訴他們了,全開光也沒事。

  現(xiàn)在的處境,我覺得其實對我還是個蠻好的事情。之前你在做公司的 Project,頃刻之間你要做關(guān)于人生的 Project,還是有工資可以拿的。我可能會去面試幾家,同時看著公司里討價還價 package 有多大,然后再考慮到底該怎么辦。

  按我性格來說,有很多東西需要考慮。比如要不要去美國,如果我不去的話,是不是去其它國家?我要知道什么決定對我和我的家人是最合理的,最有益的。有些東西是有概率的,有很多利益權(quán)衡可以做。

  行業(yè)怎么樣也不是我決定的,大不了我不干這行了,去銀行也能找到一份工作,所以我也不是特別擔(dān)心。

  榜單收錄、高管收錄、融資收錄、活動收錄可發(fā)送郵件至news#citmt.cn(把#換成@)。

海報生成中...

分享到微博

掃描二維碼分享到微信

分享到微信
一鍵復(fù)制
標題鏈接已成功復(fù)制

最新新聞

熱門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