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No.L001]
蘋果最新一季財報顯示,大中華區(qū)營收暴跌26.7%。
蘋果全球零售高級副總裁Angela Ahrendts(安吉拉·阿倫茨)將在4月份離職。
蘋果市值一路走低,從全球第一,到現(xiàn)在的全球第四。
蘋果iPhone全線降價,調整策略。
世上本沒有后悔藥,有的只是“苦果”,現(xiàn)在蘋果就是在強忍著不適來吞下這個“苦果”。
蘋果自己種下的苦果
大中華區(qū)市場(主要指中國市場),從2011年開始一直都是蘋果財報中的亮點,并且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。2011年蘋果中國大陸營收為126.9億美元;2012年為220.533億美元實現(xiàn)翻番。到了2013年由于中國大陸市場增長迅速,蘋果單獨將其拿出了組成了后來的大中華區(qū)(大陸、香港、臺灣),并引入了新的審計法則。
2013年大中華區(qū)凈銷售額270.16億美元;2014年為318.53億美元;2015年達到了巔峰為587.15億美元;2016年為484.92億美元;2017年為447.64億美元。中國市場營收占蘋果總營收的比值一直都維持在20%左右,巔峰時刻的2015年,占比一度達到了25%。
從此土豪金 "、" 中國紅 " 等成了蘋果討好中國消費者的新手段�,F(xiàn)在大中華區(qū)營收暴跌26.7%,并拖累蘋果總營收下跌4.5%的根源,全怪蘋果自己被“豬油蒙了心”。
一大罪責不尊重消費者:
從產品設計開始,蘋果就惡意滿滿。早前蘋果是一個破壞型的創(chuàng)新公司,初代iPhone、iPhone4以及iPhone6上,蘋果的設計一直是行業(yè)標桿,就是智能手機該有的樣子。
iPhone 6之后,蘋果再無設計“創(chuàng)新”,徹底淪為一個延續(xù)型創(chuàng)新的企業(yè)。直接用iPhone X那樣一個劉海平硬說是全面屏。真就當國內消費者沒見過世面,還是蘋果壓根就沒拿Android陣營廠商不當回事?!
從產品技術以及配置上,蘋果同樣是惡意滿滿。標價六七千一萬多的手機,全系標配5W充電頭,簡直就是對消費者的侮辱。同樣是近七千元的售價,iPhone XR那個非1080p的屏幕配置。這里要問問蘋果說好的高價高質呢?
蘋果手機的手機信號問題,從初代iPhone開始就沒有改善多少。這里你可能會說,蘋果自身沒有技術積累…….,但十多年過去了問題依舊存在,則是一種笑話了。
至于其他如處理器,攝像頭等等,早年間這是蘋果配置的一大亮點,現(xiàn)在則失去了跟同行競爭的資本,攝像頭成像質量落后于安卓陣營,至于夜景拍攝則更不如三星和華為,處理器上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,也是跟華為麒麟以及高通驍龍有差距。
第二大罪責,高定價問題:
從2014年阿倫茨于2014年開始擔任蘋果全球零售高級副總裁后,iPhone售價進入到了火箭式躥升模式。如2017年iPhone的平均手機是618美元,而到了2018年四季度iPhone的平均售價已經來到了793美元的歷史最高位。
對于國內消費者而言,iPhone雖然最開始也是高端定位,但當時的iPhone個性又創(chuàng)新。現(xiàn)在則完全變成了一個華而不實的奢侈品。蘋果的“one more thing”,淪為了增減機身配色的把戲。
甚至庫克說,這次大中華區(qū)市場崩盤,要歸咎于中國市場經濟下滑所引起。聽了這話估計有關部門會不高興的!2018年中國GDP增長6.6%,人均收入漲8.7%,消費品零售總額漲9%。
這數(shù)據(jù)都在說明,蘋果中國市場崩盤,跟中國消費者以及中國經濟沒有半毛錢關系。問題還需要在蘋果自己身上尋找。因為中國消費者并不傻,他們早已經明白消費iPhone是在于創(chuàng)新,而不是消費“蘋果”這個品牌而已……
第三大罪,蔑視中國競爭對手
從蘋果最新財報來看,蘋果的增長基本上只能靠美國本土。原因是價格上還有運營商補貼優(yōu)勢,市場上競爭對手少(三星和谷歌不成氣候)。因此美國消費者只能繼續(xù)忍受質次價高iPhone。
蘋果在大中華區(qū)市場上的慘敗,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蔑視中國競爭對手。比如華為用P20 Pro和Mate20 Pro告訴中國消費者,高端智能手機該有的標準是個什么樣子:信號首先要好,高功率充電頭應該是標配,無線充電也應該是標配,AI拍照場景識別、美顏、全面屏、2K屏統(tǒng)統(tǒng)都上。
外觀設計上,國內廠商也已經是超過了蘋果,打孔屏幕,無劉海全面屏,可折疊柔性屏,伸縮攝像頭等等,都是自主獨創(chuàng)設計專利在里面。反觀蘋果劉海屏幕稍顯尷尬。當然iPhone 6的外觀設計一直用到了iPhone8才算罷休,也算是全無古人了。
綜上來看,蘋果在大中華區(qū)崩盤完全是自己把牌給打爛了,就不要怨國內消費者用腳投票。據(jù)市場研究公司Kantar Worldpanel ComTech在上周四發(fā)布的報告顯示,蘋果公司iOS系統(tǒng)在中國城市地區(qū)的份額降至13.2%,創(chuàng)下三年來最低。較上年同期的22.1%下降8.9個百分點。與此同時,Android份額在中國市場則實現(xiàn)大幅增長,達到86.4%,較上年同期的77.1%增長9.3個百分點。
iPhone是奢侈品 蘋果不會放棄
股價下跌、市場份額下降、大中華區(qū)出貨量降低……等一系列問題出現(xiàn)了,蘋果當家人庫克肯定要想辦法解決。首先是安吉拉·阿倫茨下課,然后就是降價,結果自然是立竿見影。
根據(jù)從1月11日蘋果開始降價到1月30日,蘇寧電器的蘋果iPhone銷量增長83%。同時,天貓在1月13日對iPhone進行大幅降價,截至1月29日,天貓上的iPhone銷量飆升了76%。
對此有分析認為,蘋果手機降價力度夠大,是蘋果將會放棄高定價的開始。這里筆者并不認同這個觀點。因為iPhone自誕生之日起,喬布斯對它的定位就是高定價的高端產品。
蘋果此次對于旗下產品的降價僅僅是權宜之計。因為蘋果自己也知道,降價促銷會傷害到蘋果品牌自身,這可是一種自殺行為。所以蘋果會維持現(xiàn)有價格體系,就是不漲價,也不會大幅降價。
因為蘋果的業(yè)務幾乎都是圍著手機為中心展開。即通過iPhone手機吸引用戶,在輔以App Store服務實現(xiàn)對用戶的控制,并快速占領市場,然后依次推廣自家的其他服務,包括帳戶體系、支付體系,實現(xiàn)了有效的用戶轉化。這中間只要iPhone手機賣得好,其他業(yè)務就跟著好,一旦手機銷量下降,蘋果也就開始栽跟頭了。
在這里庫克應該明白的是,用戶消費iPhone,不是在消費蘋果品牌附加價值,而應該是iPhone創(chuàng)新所帶了附加價值。
如果一味地僅是提高服務,提高售價,提高店面裝潢來想榨干果粉能掏出來的每一分錢,那最后將是“果粉都不愿掏錢的那天”就在明天。
榜單收錄、高管收錄、融資收錄、活動收錄可發(fā)送郵件至news#citmt.cn(把#換成@)。
海報生成中...